江河水利 · 安澜兴邦 -凯发登录

发布时间:2018-02-11 浏览次数: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对于人类来说,水像空气和食物一样重要。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无不首先在大河冲积平原发展起来,无不借助于河流的慷慨赠予。
                                                                天然降水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分布并不总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离不开有益生存的水利建设,也离不开治理水害的斗争。
                                                               水利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来已久,水利活动起源很早,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
在西周及其以前的奴隶制国家时期,中国传统水利技术较之古埃及、古巴比伦,特别是奴隶制高度发达的古希腊略逊一筹;
而在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水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形成东西方交相辉映的局面;
中国传统水利的这种发展势头,一直持续达2000年之久,并逐步向世界水利科学技术高峰迈进。
 



安澜兴邦


中国水利史~
疏导、分流——大禹治水

 ——公元前22世纪至秦汉时期
——约公元前22世纪,历史已经进入了原始公社末期。
——农业进入了锄耕阶段,人们逐渐由近山丘陵地区,移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黄河等大江大河的下游平原生活和生产,这时首先遇到的是如何防止洪水的危害。
——相传当时黄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洪水灾害,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广大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人畜死亡,房屋被吞没。
——这时禹继其父鲧治水,他一改鲧堙堵治水的方法,疏导分流洪水,将黄河下游入海通道“分播为九”, “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获得治水的巨大成功。
——大禹治水主要采用疏导的方法,是适应当时人口不多、居民点稀少的社会实际的。


筑堤防洪、裁弯取直与堵口


大禹治水后,禹河故道大致在太行山东麓,斜向东北,至今天津附近入海。此后水灾记载不多。
周定王5年(前602年),黄河决宿胥口(今河南淇县东南),为有记载以来黄河第一次大改道,入海口南移。该时期两岸堤防不多,河流呈漫流状态。
到战国时下游东岸的齐国、西岸的赵魏各距河25里修筑堤防,为下游有系统堤防之始。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了,不能再任黄河在广袤的平原上往返大幅度摆动了,筑堤防洪、裁弯取直与堵口应运而生。
 


堤防是防洪的有效手段


黄河流域在干流上有甘肃兰州市区堤防、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堤防、下游河南和两岸堤防。习惯上把下游堤防称为“黄河大堤”。
黄河下游的堤防工程,远在春秋中期(公元前685年以前)就已经逐步形成。当时诸侯各霸一方,所修堤防线路极不合理。到战国黄河下游堤防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秦汉时期黄河下游堤防逐渐完备。北宋五代时期则已经有了双重堤防,并按险要与否分为“向著”、“退背”两类,每类又分三等。到明代,堤防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防守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把堤防分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四种,按照各堤的作用,因地制宜修建。到清代,修堤技术又进一步发展。
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现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和封丘鹅湾以上大堤是在明清时代的老堤基础上加修起来的,有500年的历史;以下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在民埝的基础上陆续修筑的,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
河下游计有各类堤防总长2291km,其中临黄堤1371.227km。
 
右岸临黄堤计长624.248km,自上而下为:①孟津堤,自孟津牛庄至和家庙,长7.600km。②自河南郑州市的邙山脚下,经中牟、开封、兰考及山东东明、菏泽、鄄城、郓城至梁山国那里,长340.183km。③东平湖河段梁山国那里至东平青龙山的10段河湖两用堤及山口隔堤,计长19.325km。④从济南市郊区宋家庄经历城、章丘、邹平、高青、博兴至垦利县二十一户,长257.140km。
 
左岸临黄堤计长746.979km,自上而下为:①自河南孟州中曹坡,经温县、武陟、原阳至封丘鹅湾,长171.051km。②贯孟堤,自封丘鹅湾至吴堂,长9.320km。③太行堤,自长垣大车集至苏东庄,长22.000km。④自河南长垣县大车集经濮阳、范县至台前张庄,长194.485km。⑤自山东阳谷陶城铺经东阿、齐河、济阳、惠民、滨州至利津四段,长350.123km。 
 
堵口是当时经常性的治河工作
——自汉武帝(前140~前87)开始,黄河下游频繁决溢。筑堤和堵口是当时经常性的治河工作。
元封二年(前109)由汉武帝主持的瓠子(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堵口,采用的是平堵法。
建始四年(前29)由河堤使者王延世主持的堵口采用的是立堵法。
 


治河方略林林总总


由于河床高耸,防洪条件恶化,单纯依靠筑堤堵口已经无济于事,必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至西汉末年,由朝廷倡导开展关于治河理论的辩论。
治河方略林林总总,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主要有:
疏导      水力刷沙
筑堤      滞洪
改道      ……

传统防洪工程技术的成熟
 
三国至唐宋时期:约公元3~13世纪

五代以前(公元10世纪前)黄河相对安定,很少有决溢记载。
五代至北宋(公元70~1127),由于黄河河床淤积抬高,黄河决溢日渐严重。和朝廷政治斗争相关连,防洪方略也存在严重分歧,突出表现在北宋关于黄河东流与北流的争论,使防洪斗争更加复杂。
从这一时期开始,长江防洪也逐渐突出。
至北宋,传统防洪技术已趋于成熟,集中表现在宋金元时期纂集的河工技术规范性著作——《河防通议》和《宋史·河渠志》中。
 


荆江大堤

 
长江流经湖北省荆州地区,上起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约340公里的河段称为荆江。荆江左岸江堤,上起江陵县枣林岗,下抵监利县城南,长182.35公里,称为荆江大堤。荆江大堤被列为长江防洪重点确保堤。荆江右岸江堤则称为荆江南大堤,直接保护洞庭湖平原安全。
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永和元年至兴宁二年间(公元345年~公元364年)。相传荆州刺史桓温令陈遵沿江陵城筑金堤,是大堤最早的记载。大堤原起自万城附近较高地带,随着云梦泽淤积演变,沙市以上堤段建成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中期,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中期后堤围逐渐向下游发展,大堤大致在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初期形成规模。公元1542年,北岸最后一个分流口──郝穴堵塞,大堤联成一线,全长124公里,被人称作万城大堤,又名万安大堤。清代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长江发生水灾,万城大堤溃决,淹江陵城。1951年将堆金台以上8.35公里堤划入荆江大堤。1954年将下游50公里原有干堤划为荆江大堤的范围。至此,荆江大堤全长182.35公里。 
 
《河防通议》
《河防通议》是宋金元三代治理黄河的工程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施工实践中应用了300多年。原著者沈立,在宋庆历八年(1048),搜集治河史迹,古今利弊,撰著《河防通议》。原书久失传。现存本系元代色目人赡思(清代改译为沙克什)于至治元年(1321)根据当时流传的所谓“汴本”,其中包括沈立原著和宋建炎二年(1128)周俊所编《河事集》,以及金代都水监所编另一《河防通议》即所谓“监本”,加以整理删节改编而成《元史·赡思传》称作“重订河防通议”。共上、下二卷,除赡思自序外,分为河议、制度、料例、功程、输运、算法六门,分别记述河道形势、河防水汛、泥沙土脉、河工结构、材料和计算方法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此书流传版本有《四库全书》本等,较通行的有1936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中国水利珍本丛书》本。 


当时对黄河水文及防汛有形象而准确的命名,并有经验性的洪水预报方法。
对黄河水溜形势和与河工修防的关系,也有清晰的说明;
对于当年河工测量技术的施测方法有详细记载;
对主要工程形制,例如砌石、卷埽、筑堤等方法都有具体规定,对于各种工程所用物料的计算方法都有明确说明。北宋时期治河最勤。下游有埽工险段数十、近百处。
但治水方针不明确。先主修遥堤,又主分流,后争河道路线。
 
传统防洪技术的总结
 
 
元明清时期:约公元13世纪~20世纪初
 
成就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当时主管防洪的总理河道潘季驯总结前人的认识,系统提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理论以及实现这一理论的实施方案——由缕堤、遥堤和格堤、月堤及遥堤上的减水坝组成的系统堤防工程 。

缕堤:临近主河床的大堤,用以约束主流,提高流速,是实现“束水攻沙”的骨干堤防。
 
遥堤:在缕堤之外二三里的地方,为的是洪水盛涨,越过缕堤时,防止洪水四处泛滥。
 
格堤: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的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横向格提,以防洪水溢出缕堤后,沿遥、缕二堤之间漫延并冲刷堤根。由于格堤阻滞漫溢洪水的横行,由此,也有促淤的作用。
 
月堤:也称越堤,是在遥堤或缕提的薄弱堤段所修的月牙形堤防,两端弯接大堤,用以加固大堤。
 
减水坝:修建于遥堤上的砌石滚水坝。减水坝顶一般比遥堤堤顶低七八尺,坝长30丈。当出现非常洪水,遥堤之间的河床也不足以容纳时,则通过减水坝溢往遥堤之外。

高家堰

洪泽湖大堤的原名。是2000多年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堤坝。 
 
明嘉靖中始见记载,当时系指今江苏省淮阴县高堰村附近的一段淮河堤防(明万历年间成书的《河防一览》等书认为系东汉陈登创建,不可信)。
 
明隆庆以前,高家堰曾兼作交通大道。隆庆六年(1572)重修。
 
万历六年(1578),潘季驯为综合解决黄河、淮河、运河交会地区的问题,创修洪泽湖水库。以高家堰为主坝,长10878丈(其中3400丈建有排桩防浪工),高约4m,次年七月竣工。自万历八年(1580)十月起,又进行包砌石工防浪墙,第一批石工墙长3110丈,高1丈,叠砌10层,厚2层。高家堰北端明万历中顺延至运河边,清康熙中改在今淮阴县码头镇,并从此固定下来。
 
清康熙十七年(1678)十一月到次年五月,靳辅在此处筑副坝,其溢洪作用改由人工减水坝代替,高家堰遂向南延伸至今洪泽县蒋坝镇。由于洪泽湖水库的淤积和治理的需要,高家堰及其石工墙不断加高、延长,清代石工墙厚0.8~1.2m,高7m左右,长度曾达60.1km。
民国时期曾兴建三河闸。
 
20世纪50年代以后,高家堰的大部分堤段已经改造和加固,北起淮阴县码头镇,南至盱眙县堆头村,全长67.25km,破圩前可以拦水135亿m3,破圩后最多可拦水176亿m3,是苏北防御淮河洪水的第一屏障。 
 
洪泽湖水库

三河闸在湖东南的蒋坝,设计流量12000m3/s,为水库主要泄洪道,下游接入江水道。高良涧闸和二河闸建于湖东北的高良涧北面,设计流量分别为800m3/s和3000m3/s。二河闸分洪主要经淮沭新河和新沂河入海;另一支经淮阴枢纽由废黄河入海。高良涧泄水经苏北灌溉总渠入海。
水库防洪能力约100年一遇,遇超标准洪水需在二河采取临时分洪措施。在规划中,将扩大入海流量3000~5000m3/s,使水库防洪标准达到1000年一遇设计,10000年一遇校核。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水库综合利用效益将更为宏大。

进展

这一时期,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本来相对平静的长江与珠江的洪水与防洪问题也逐渐加剧。

明清两代也是江浙海塘防潮工程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康熙至乾隆的百十年间。其间兴建的鱼鳞大石塘,表现出古代坝工的最高水平,有的至今仍巍然屹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