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光谦1962年4月生,河南南阳人,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78年至1982年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学生,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为清华大学水利系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1986年至1989年为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水利工程博士研究生。1990年至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2年后历任清华大学水利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责任教授、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土矿产资源与利用研究中心主任、水电工程系河流海洋研究所所长。2000年起任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常委、北京市副主任委员。现任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办水利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学部咨询专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会副主任、iahr-apd j hydro-environment research副主编。2017年8月,受聘为青海盐湖股份首席科学家。
研究领域:
泥沙学科与江河治理,开展了水沙两相流基本理论、流域水沙过程模拟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为解决黄河治理及长江三峡工程泥沙
问题发挥了作用。承担“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973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汶川地震堰塞湖除险中。
他对固液两相流尤其是泥沙运动和泥石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解决了泥沙运动中的一些重要部题。如悬移质浓度垂向分布的类型,并探讨其成因,得到泥沙浓度的统一公式。他所进行的快速颗粒流研究,在高含沙流、泥石流以及固料输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他还发展了固液两相流的新的双流体模型,对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加以总结。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面且在承担重点工程课题中,解决生产问题表现突出。他参加了三峡坝区泥沙模型试验,为1994年7月三峡工程设计审查提供了依据。
所获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2008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
国家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
教育部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年;
钱宁泥沙科学论文奖;
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一等奖;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项。
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5年。